疆域
本區西濱台灣海峽,北以二仁溪與臺南市為隅,東接湖內區,東南以竹滬鹽灘及興達港水域與路竹區相鄰,南側則隔興達港水域與永安區相望。
本區疆域所跨之經緯度,極東(東南與路竹區接壤處)約為東經一百二十度十三分,極西(白砂崙二仁溪口)約為東經一百二十度十分七秒;極北(二仁溪河道中線)約為北緯二十二度五十五分二十四秒,極南(興達漁港出口)約為北緯二十二度五十二分。
本區疆域,南北長達5.8公里,東西最寬處4.5公里,總面積為15.7624平方公里。
地形
本區原為濱外沙洲地形,東臨蟯港(茄藤仔港)潟湖,西濱台灣海峽外海。造成本區如此地形之主要力量,為河積、海積及風積,茲將本區各種地形及地形分述如下:
二仁溪本名二層行溪或二贊行溪,民國四十九年經台灣省政府公布核定,改稱為二仁溪。其發源地為高雄市內門區石門附近,流至本區白沙崙與臺南市灣裡之間入台灣海峽,全長62公里,流域面積361平方公里。
荷蘭入據台灣初期(一六二四~一六二五年間),二仁溪稱為淡水溪。清季二層行溪口一度分道為二,一道直接入海,一道經由喜樹仔港(今灣裡東通喜樹至下鯤鯓之水溝及兩邊的漁塭窪地)入台江內海。後又一度改道,由今喜樹與灣裡之間入海(約在道光三年西元一八二三年),至若再行改道由目前之河口出海,大約是百餘年前的事。
二仁溪河口因水流緩慢,泥沙粒徑較細。該溪雖非大川,然河口淤積卻極為嚴重。其排出的漂沙,南可達左營,北可達安平港,對本區沙洲地形及目前濱海外水面下沙堤之生成,影響尤鉅。
當冬季來臨時,二仁溪口因有潮汐的沖刷,尚能保留數公尺寬的出口。在梅雨季節或颱風季,該溪山洪突發,泥水直沖而下(本區稱為出溪流),一方面將河口水道沖寬,一方面也攜下大量的泥沙,提供了本區沖積物的來源。
沙洲與沙丘帶為本區主要聚落所在。隨著歲月更替,建築物增加,原始地形以逐漸消滅。然而,本區北迄白砂崙二仁溪口,南迄興達港潮流口,西半原均為濱外沙洲。
荷據時期的地圖上已載有漁夫角一島,此即本區所在。唯南北長近六公里的沙洲,早年當有缺口存在。譬如頂茄萣與下茄萣原先可能係各位於一沙洲上,此由嘉福里南測之稱為「港口仔」可為證明。昔港口仔(即今之港口路)原為一潮流口,隔斷頂茄定與下茄萣。實則路所在,一片平衍,全無沙丘分布,二十年前每逢雨後,網網積水,應為昔日一潮流口。
昔日最大的潮流口在今下茄萣與崎漏間,稱為堯港或蟯港。另白砂崙與頂茄萣間可能亦有潮流口,其位置在茄萣國小所在,因茄萣國小正當由白沙崙南迤南之砂丘群的南緣,地勢低平。
本區沙丘綿亙,風積地形亦極為常見。沙丘地帶之西側因迎向海風,固坡度較和緩;東側背風,常坡度陡斜。在白沙崙白雲寺附近、沙崙國小東側、華德工家西北的大垤及茄萣國中東南側的媽祖婆山東緣,此種陡斜坡尤為明顯。
本區之砂丘大致均已呈穩定狀態,三百年來,先民胼手胝足,一剷一鋤地在砂丘地上,開挖出一畦畦的甘藷園(本區稱為海汕園),化荒沙為農地,並在園地四周栽植芒果草、林投等防風定砂植物。光復後政府並大量栽植木麻黃以定砂防風物沙丘地勢極為安定。唯以近年來土木大興,沙丘地形已經失去原貌。尤以茄萣國中與華德工家校地之整平,濱海公路的建築,沙崙國小至白雲寺間民房的增建,改變了地貌。
潟湖及古潟湖淤積成的低地、沼澤(今大部闢為漁塭與鹽田),占本區面積之大部分。無疑地,在本區地形上,潟湖是最重要的要項。
早期文獻上的蟯港(或記為堯港)有時指內海(潟湖),有時又指該內海與外海相通的港道(潮流口)。荷據時期古土地圖上所繪的漁夫灣,即為蟯港,後亦稱為茄藤港或茄藤仔港。
荷據時期至明鄭時期,蟯港潟湖之範圍,北至今白沙崙,草子寮,與二層行溪相通;東至今之圍仔內、海埔、竹滬、烏樹林;南至今永安彌陀一帶;西側大致至今縱貫本區之公路及崎漏里東側。其主要潮流口所在的蟯港港道,則在今之下茄萣與崎漏之間。可知本區行政區之範圍,原大部為潟湖地形。
茄藤仔港潟湖之四週漸淤積浮泛為陸地,水域逐漸縮小。乾隆十三年,經疏濬後,船隻由台灣府治通喜樹仔港入二層行溪,尚可通茄藤仔港,並可南通竹仔港而至彌陀港。
後因該港水道邊之民眾藉端抽稅,導致互相爭控,致經官府禁止,內海又不通舟楫。一切販運,由府城赴鳳山縣之船隻,全部由外海航運,致常遭風浪而出事。至乾隆二十四年,乃又重新疏濬該港道,稱為新開港,舟楫又通。該新開港後又稱為考水港,兩百餘年來,早已淤塞不通。本區白沙崙東側添至橋下的排水溝及頂茄萣、下茄萣目前之排水幹線至崎漏入興達港潟湖的水道,即為新開港之遺跡。